1檢測目的、范圍和內容
本次受檢的碼頭位于江蘇省,共三處浮游碼頭。為了解受檢碼頭的質量狀況,對該三處碼頭進行質量狀況檢測。本次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
(1)浮游碼頭建筑、結構概況調查;
(2)浮游碼頭建筑圖紙復核;
(3)浮游碼頭浮箱質量、密封和防水檢測;
(4)浮游碼頭承載能力檢測;
(5)檢測鑒定結論及處理建議。
2技術依據
(1)《游艇碼頭設計規范》(JTS 165-7-2014);
(2)《鋼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621-2010);
(3)《水運工程水工建筑物檢測與評估技術規范》(JTS304-2019)。
3判定標準
(1)《港口碼頭結構安全性檢測與評估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運輸部水運局,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
(2)委托方提供的碼頭平面布置設計白圖及設計基礎數據。
4檢測及分析結果
4.1浮游碼頭建筑概況調查
本次受檢的三處浮游碼頭均為拼裝浮箱式構造,平面布置均由活動聯系橋、主浮橋和支浮橋三部分組成,其中主浮橋平面布置呈“一”字形,與岸基平行布置,主浮橋與支浮橋呈軸向垂直布置。碼頭設一道活動聯系橋,長4m,寬3m;主浮橋長20m,寬3m;支浮橋長6m,寬2m。碼頭設一道活動聯系橋,長3m,寬3m;主浮橋長14m,寬3m;支浮橋長3m,寬2m。碼頭設兩道活動聯系橋,長均為4m,寬均為3m;主浮橋長38m,寬3m;支浮橋長6m,寬2m。浮游碼頭護欄立柱為90mm×90mm方鋼管柱,高度1m,立柱間距1600mm,立柱間設三道平行φ25mm尼龍繩,間距300mm。浮游碼頭體系通過設置定位樁定位,定位樁為φ220mm鋼管,壁厚4mm。
三處浮游碼頭均為同一結構形式,其中活動聯系橋由[14槽鋼(縱梁)和[8槽鋼(橫梁)組成骨架,橫梁間距1253mm,橫梁上布置40mm×40mm方鋼管作為縱向分配梁,間距320mm,鋼骨架上滿鋪20mm厚塑木板,活動聯系橋兩端通過插銷螺栓分別與岸基埋件和主浮橋預留件聯結;主浮橋下部設尺寸為2950mm×1500mm×600mm的浮箱,浮箱間凈距1000mm,浮箱蓋板與箱體結合處通過玻璃膠粘合緊密,達到密封、防水的效果,浮箱蓋板四角通過螺栓與[14槽鋼(縱梁)聯結,主浮橋橋面結構與活動聯系橋一致;支浮橋下部設尺寸為1980mm×940mm×600mm的浮箱,浮箱間凈距0.56m,浮箱蓋板與箱體結合處通過玻璃膠粘合緊密,達到密封、防水效果,浮箱蓋板四角通過螺栓與[14槽鋼(縱梁)聯結,支浮橋由[14槽鋼(縱梁)和[8槽鋼(橫梁)組成骨架,橫梁間距1500mm,橫梁上布置40mm×40mm方鋼管作為縱向分配梁,間距320mm,鋼骨架上滿鋪20mm厚塑木板,支浮橋與主浮橋間通過螺栓聯結。
4.2浮游碼頭使用情況
經委托方反饋并結合調查發現,受檢三處浮游碼頭為新建項目,目前處于試運營階段,浮游碼頭自建成后未發生過使用功能改變、火災和使用荷載過大等情況。
4.3浮游碼頭質量檢測
為明確受檢浮游碼頭質量狀況,現場對受檢浮游碼頭建筑結構進行了質量檢測。經檢測,受檢浮游碼頭主體結構整體性良好,浮箱質量、密封和防水基本完好,各結構構件及連接節點基本完好。
4.4浮游碼頭承載能力檢測
為了解浮游碼頭的承載能力,結合現場實測及委托方的反饋,本次受檢的浮游碼頭試運營期間運行正常,浮游碼頭主浮橋按2人/㎡(合150kg)設計,設計無人群荷載作用時吃水線200mm,無人群荷載情況下現場實測吃水線190mm(未考慮水面波浪誤差)。設計最大荷載作用下吃水線450mm。
5檢測結論與建議
5.1檢測結論
本次檢測結論如下:
(1)檢測結果表明,受檢碼頭主體結構整體性良好,浮箱質量、密封和防水基本完好,各結構構件及連接節點基本完好。
(2)承載能力檢測結果表明,受檢碼頭主浮橋滿足設計的2人/㎡(合150kg)的通行要求。
5.2建議
(1)建議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加強游客流量疏導管理,活動聯系橋上不停留,主浮橋上限人數,支浮橋上短停留。
(2)建議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對受檢浮游碼頭進行定期外觀質量及變形監測;若發現原結構使用過程中有異常情況并存在安全隱患時,應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